農村電商 如何“強身健體”?
發布日期:2016年03月09日
瀏覽:1019次
【編者按】
發展農村電商,有利于構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現代農村流通體系,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但目前我省農村電商發展普遍面臨著人才缺乏,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配套設施、政策不完善等困境。調研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情況,剖析發展得失,有利于推動全省農村電商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朱勝利
近年來,我省農村電商迅猛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蚌埠市懷遠縣是我省首批入圍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7個縣之一,其農村電商發展具有代表性,在某種程度上可成為農村電商的“皖北樣本”,然而,隨著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才、資金等制約因素也越來越凸顯。
人才瓶頸:本地人才少,外地人才招不來、留不住
●“本地電商人才缺乏,主要靠從外地招聘。然而,囿于農村條件,高薪也難招來外地人才,即使招來了也留不住。”
——懷遠縣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羽之園藝”網店)負責人曹健康●“電商人才缺乏是普遍現象,由于人才缺乏,本地許多企業‘雖然觸了網卻不會玩’。”
——懷遠縣晨曦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張曦彤
3月3日中午,在蚌埠市懷遠縣新城區朱崗村的一個塑料大棚里,曹健康帶著幾個村民正在侍弄花花草草。
2012年,大學畢業后在外地工作的曹健康回到村里,與父親一起創辦了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目前,經營部建了4個苗木花卉育種大棚,每個大棚里有8萬多盆、市場價30多萬元的種苗,年銷售額幾百萬元。
“雖然地處皖北農村,但我們的苗木花卉不愁賣不出去,我們通過網店將苗木花卉銷售到全國各地。”曹健康介紹說,他開了自己的“羽之園藝”網店,網店銷售額現在已經占到了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銷售總額的八成,利潤可觀。面對每天雪片般飛來的網絡訂單,曹健康在為經營部找到電商發展路徑而欣喜的同時,對未來發展也有擔憂:產品供銷兩旺,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應該努力擴大規模,占領更大的市場,但卻受制于電商人才缺乏,遲遲不敢邁大步前進。
“本地電商人才缺乏,主要靠從外地招聘。然而,囿于農村條件,高薪也難招來外地人才,即使招來了也留不住。”曹健康無奈地對記者說,電商在農村還是個新事物,絕大部分農民沒有這方面技能,有點電商基礎知識的農村人才也都傾向于去城市就業;愿意來本地農村工作的外地電商人才極少,高薪招聘來的外地人才常常難以適應本地的生活環境,即使來了也很難留得住。
“電商人才缺乏是普遍現象。”懷遠縣晨曦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張曦彤告訴記者,自2014年懷遠縣首批入圍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以來,全縣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人才缺口越來越大。由于人才缺乏,本地許多企業“雖然觸了網卻不會玩”,電商業務一直做不好。她成立晨曦電子商務公司專門幫本地企業代運營電商業務,業務非常紅火,“有電商代運營服務需求的企業非常多,我們挑著做”。
對電商人才,張曦彤自己也“叫渴”。張曦彤告訴記者,她在本地根本找不到成熟的電商運營專業人才,公司現有員工都是她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據她了解,有些本地農村電商不得不將部分“技術活”轉包給外地專業團隊做,“成本較高,還增加了企業風險”。
對于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省人大代表周磊建議,地方選擇基礎條件較好、培訓工作開展較早的城市、職業教育院校建設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培養精通電子商務的應用型人才。推進電子商務、快遞及物流配送等學科專業建設,建設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加強電商知識普及。選擇實體店、農資店,結合新型農民培訓為切入點,進行電商培訓。同時,還要加強人才的引進,以人才引進促電商產業發展。
資金門檻:網絡推廣費用大,創業起步難
●“看到了農村電商發展的機遇和前景,也想創業做電商,但得知網絡推廣的巨大開支后就打退堂鼓了。”
——懷遠縣新城區一位想創業當電商的青年農民●“通過合伙人模式,基本沒投入,就搞起了電子商務,還帶動了實體店銷售。”
——懷遠縣包集鎮包集村電商艾魁
“看到了農村電商發展的機遇和前景,也想創業做電商,但得知網絡推廣的巨大開支后就打退堂鼓了。”懷遠縣新城區一位青年農民告訴記者,身邊“想干電商的人很多,但真正干的人很少”,除了技能、經驗原因外,部分人就是被起步資金擋在了門外。許多像他一樣想創業當電商的農民都不敢冒險把一大筆創業資金投入到網絡推廣中,“網絡畢竟不是實體,萬一投進去了沒效果,豈不是打了水漂都沒看到個水花?”
“電商網絡推廣成本很高,尤其是發展初期。”入駐懷遠縣電商孵化園,在天貓、京東開店多年的王濤透露,他的網店做得已經比較成熟了,毛利潤每月在50萬元左右,但推廣費用每月都得花好幾萬元,一般電商的推廣費用更要占到銷售額的20%以上。曹健康告訴記者,他的“羽之園藝”店第一年推廣費用10多萬元;第二年更高,花了70多萬元;現在努力每年控制在銷售額的20%—30%。
“借船出海,跨過資金門檻”,在懷遠縣包集鎮包集村開農資店的艾魁去年初嘗了農村電商的甜頭。艾魁與懷遠縣恩遠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成為該公司的農村店合伙人,建了一個“網上超市”,半年增收10多萬元。在艾魁的農資店里,每天都有農民盯著墻上巨大的液晶顯示屏,選購“網上超市”商品。選定后,按價格付錢給艾魁,艾魁幫他們下訂單購買;網絡的另一端,恩遠電子商務公司確認訂單、組織貨源、送貨到艾魁的農資店;農民來店里收貨或送貨上門。艾魁高興地說:“通過合伙人模式,基本沒投入,就搞起了電子商務,還帶動了實體店銷售。”
如果說網上代購是艾魁的“電商1.0”,那他現在正在謀劃的就是升級到“電商2.0”。艾魁告訴記者,電商幫助鄉親們解決了網購問題,下一步還要幫助他們解決網銷問題。包集村有許多特色農產品和農村手工藝品,但苦于無銷售渠道,他想通過“網上超市”幫助鄉親們將這些產品銷售出去,這既能讓鄉親們增收,又能實現自己的“電商夢”。
“在農村電商發展資金支持方面,要做‘加減法’。”省社科院一位關注農村電商發展的專家指出,一方面,要設立農村電商創業引導資金,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創業者以及農村居民的電商創業,為農村電商創業資本“加碼”;另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環境,為農村電商發展“減負”。專家提醒,地方政府應與時俱進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多做孵化平臺、少建電商平臺,重電商“大象”、更重電商“螞蟻”。
發展農村電商,有利于構建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的現代農村流通體系,帶動農民增收,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和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但目前我省農村電商發展普遍面臨著人才缺乏,農產品生產標準化、品牌化程度低,配套設施、政策不完善等困境。調研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情況,剖析發展得失,有利于推動全省農村電商健康發展。
■本報記者朱勝利
近年來,我省農村電商迅猛發展,促進了農民增收、農業增效。蚌埠市懷遠縣是我省首批入圍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的7個縣之一,其農村電商發展具有代表性,在某種程度上可成為農村電商的“皖北樣本”,然而,隨著發展步伐的加快,人才、資金等制約因素也越來越凸顯。
人才瓶頸:本地人才少,外地人才招不來、留不住
●“本地電商人才缺乏,主要靠從外地招聘。然而,囿于農村條件,高薪也難招來外地人才,即使招來了也留不住。”
——懷遠縣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羽之園藝”網店)負責人曹健康●“電商人才缺乏是普遍現象,由于人才缺乏,本地許多企業‘雖然觸了網卻不會玩’。”
——懷遠縣晨曦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張曦彤
3月3日中午,在蚌埠市懷遠縣新城區朱崗村的一個塑料大棚里,曹健康帶著幾個村民正在侍弄花花草草。
2012年,大學畢業后在外地工作的曹健康回到村里,與父親一起創辦了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目前,經營部建了4個苗木花卉育種大棚,每個大棚里有8萬多盆、市場價30多萬元的種苗,年銷售額幾百萬元。
“雖然地處皖北農村,但我們的苗木花卉不愁賣不出去,我們通過網店將苗木花卉銷售到全國各地。”曹健康介紹說,他開了自己的“羽之園藝”網店,網店銷售額現在已經占到了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銷售總額的八成,利潤可觀。面對每天雪片般飛來的網絡訂單,曹健康在為經營部找到電商發展路徑而欣喜的同時,對未來發展也有擔憂:產品供銷兩旺,羽翔花卉苗木經營部應該努力擴大規模,占領更大的市場,但卻受制于電商人才缺乏,遲遲不敢邁大步前進。
“本地電商人才缺乏,主要靠從外地招聘。然而,囿于農村條件,高薪也難招來外地人才,即使招來了也留不住。”曹健康無奈地對記者說,電商在農村還是個新事物,絕大部分農民沒有這方面技能,有點電商基礎知識的農村人才也都傾向于去城市就業;愿意來本地農村工作的外地電商人才極少,高薪招聘來的外地人才常常難以適應本地的生活環境,即使來了也很難留得住。
“電商人才缺乏是普遍現象。”懷遠縣晨曦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張曦彤告訴記者,自2014年懷遠縣首批入圍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以來,全縣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人才缺口越來越大。由于人才缺乏,本地許多企業“雖然觸了網卻不會玩”,電商業務一直做不好。她成立晨曦電子商務公司專門幫本地企業代運營電商業務,業務非常紅火,“有電商代運營服務需求的企業非常多,我們挑著做”。
對電商人才,張曦彤自己也“叫渴”。張曦彤告訴記者,她在本地根本找不到成熟的電商運營專業人才,公司現有員工都是她手把手帶出來的“徒弟”。據她了解,有些本地農村電商不得不將部分“技術活”轉包給外地專業團隊做,“成本較高,還增加了企業風險”。
對于加強農村電子商務人才的培養,省人大代表周磊建議,地方選擇基礎條件較好、培訓工作開展較早的城市、職業教育院校建設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基地,培養精通電子商務的應用型人才。推進電子商務、快遞及物流配送等學科專業建設,建設電子商務實訓基地,加強電商知識普及。選擇實體店、農資店,結合新型農民培訓為切入點,進行電商培訓。同時,還要加強人才的引進,以人才引進促電商產業發展。
資金門檻:網絡推廣費用大,創業起步難
●“看到了農村電商發展的機遇和前景,也想創業做電商,但得知網絡推廣的巨大開支后就打退堂鼓了。”
——懷遠縣新城區一位想創業當電商的青年農民●“通過合伙人模式,基本沒投入,就搞起了電子商務,還帶動了實體店銷售。”
——懷遠縣包集鎮包集村電商艾魁
“看到了農村電商發展的機遇和前景,也想創業做電商,但得知網絡推廣的巨大開支后就打退堂鼓了。”懷遠縣新城區一位青年農民告訴記者,身邊“想干電商的人很多,但真正干的人很少”,除了技能、經驗原因外,部分人就是被起步資金擋在了門外。許多像他一樣想創業當電商的農民都不敢冒險把一大筆創業資金投入到網絡推廣中,“網絡畢竟不是實體,萬一投進去了沒效果,豈不是打了水漂都沒看到個水花?”
“電商網絡推廣成本很高,尤其是發展初期。”入駐懷遠縣電商孵化園,在天貓、京東開店多年的王濤透露,他的網店做得已經比較成熟了,毛利潤每月在50萬元左右,但推廣費用每月都得花好幾萬元,一般電商的推廣費用更要占到銷售額的20%以上。曹健康告訴記者,他的“羽之園藝”店第一年推廣費用10多萬元;第二年更高,花了70多萬元;現在努力每年控制在銷售額的20%—30%。
“借船出海,跨過資金門檻”,在懷遠縣包集鎮包集村開農資店的艾魁去年初嘗了農村電商的甜頭。艾魁與懷遠縣恩遠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成為該公司的農村店合伙人,建了一個“網上超市”,半年增收10多萬元。在艾魁的農資店里,每天都有農民盯著墻上巨大的液晶顯示屏,選購“網上超市”商品。選定后,按價格付錢給艾魁,艾魁幫他們下訂單購買;網絡的另一端,恩遠電子商務公司確認訂單、組織貨源、送貨到艾魁的農資店;農民來店里收貨或送貨上門。艾魁高興地說:“通過合伙人模式,基本沒投入,就搞起了電子商務,還帶動了實體店銷售。”
如果說網上代購是艾魁的“電商1.0”,那他現在正在謀劃的就是升級到“電商2.0”。艾魁告訴記者,電商幫助鄉親們解決了網購問題,下一步還要幫助他們解決網銷問題。包集村有許多特色農產品和農村手工藝品,但苦于無銷售渠道,他想通過“網上超市”幫助鄉親們將這些產品銷售出去,這既能讓鄉親們增收,又能實現自己的“電商夢”。
“在農村電商發展資金支持方面,要做‘加減法’。”省社科院一位關注農村電商發展的專家指出,一方面,要設立農村電商創業引導資金,重點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返鄉創業者以及農村居民的電商創業,為農村電商創業資本“加碼”;另一方面,要加強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優化農村電商發展環境,為農村電商發展“減負”。專家提醒,地方政府應與時俱進推動農村電商發展,多做孵化平臺、少建電商平臺,重電商“大象”、更重電商“螞蟻”。
- 上一篇: 下月8日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執行新稅制
- 下一篇:家居建材業的電商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