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平臺引領“可持續就業”新方向
發布日期:2023年05月11日
瀏覽:1055次
當前,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正在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和新引擎。與此同時,隨著數字經濟規模的不斷壯大,平臺經濟等新業態的蓬勃發展,就業呈現出新的態勢。平臺經濟逐漸發揮著吸納勞動力的作用,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其作為就業“蓄水池”和“穩定器”的價值愈加明顯。
日前,在澎湃新聞與騰訊公司聯合主辦的“新起點·新動向·新未來”數字原野年度論壇上,中國經濟學、社會學等領域的學者們共同分享、探討因數字而變的高質量、可持續就業之路。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創始院長賈康教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部副部長卓賢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孫萍副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陳碧副教授五位嘉賓發表主旨演講,從多角度探討了數字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對就業發展產生的驅動作用。
專家們認為,數字技術正勢不可擋地重塑中國產業形態與就業結構,使當前數字就業呈現產業化、服務化與生態化的特點和趨勢,有利于推動就業向“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數字平臺在其中起到了重要引領作用。當前有必要深入洞察這一進程,及時調適相關政策,以進一步激發數字平臺的向善力量,賦能可持續的就業未來。
賈康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推進離不開數字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在中國追趕時代、推進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集中表現在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促進新增市場主體的快速增長,成為穩就業、惠民生、保市場主體的重要支持力量。
在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下,中國數字就業的占比增大,數字職業的數量也在增多。卓賢指出,新崗位與新職業的生成與數字經濟的產業化發展有關。據測算,中國數字經濟領域的就業崗位接近2億,占總就業人口的1/4。不僅如此,中國數字就業的占比還在不斷增大,數字職業的數量也在增多。人社部2022年頒布的職業分類大典里顯示,中國凈增了158個新職業,其中有97個是數字職業。
數字化平臺因其所蘊含的數據、技術和資源的聚合性形成范圍經濟的特征,可以同時提供多種服務,形成相互促發和共生的就業生態。以微信為例,微信平臺上由公眾號、小程序、視頻號、微信支付、企業微信等共同構成的微信生態,在2020年所衍生出的就業機會就超過了4600萬。
數字經濟作為“新引擎”,不僅創造眾多就業崗位,也賦能數字就業轉向高質量。賈康認為,當前需積極認識民營企業對緩解“就業之困”的重要作用,重視釋放民營經濟的活力,尤其是數字平臺企業所發揮的直接、間接和輻射作用。同時,應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與時俱進地認識數字平臺與中小微企業通過形成供應鏈來實現共同發展的聯動效應,重視平臺經濟在保障就業質量和可持續性方面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隨著平臺對數字就業引領效應的提升,社會中出現了越來越多依托于平臺的靈活就業者,同時在城市“向心力”作用下,外來人口不斷向大城市集中。陸銘提出,在新的發展趨勢下,靈活就業的社會認知和城市治理理念亟需更新。由平臺提供的靈活性就業機會可以起到化解其他職業不穩定性的避風港作用,對整個社會的就業形勢走出困境也做出了積極貢獻,既是“就業蓄水池”,也是“就業加油站”。靈活就業與不穩定之間不能簡單劃上等號,亦不可與單個的具體職業掛鉤。在如今就業環境變化與技術創新的情況下,就業的靈活性與就業的流動性是必然的,并且只有在流動中才能實現可持續。
何以實現“就業可持續”?陸銘認為,政府、社會、企業與個人均肩負著一定責任,多方協同才能賦能就業可持續。數字平臺應承擔起更多社會責任,為人群就業提供多樣化的場景和機會。同時,平臺還需要與政府之間形成良性互動,塑造對新業態、新行業、新職業更包容的社會環境。
(轉中物聯公眾號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