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快跑”物流不能再“慢遞”
發布日期:2015年11月10日
瀏覽:1030次
明天就是“雙11”,阿里巴巴旗下大數據物流平臺菜鳥網絡預計包裹量將達3.75億件,遠超2014年的2.78億件。去年“雙11”包裹就“消化”了10到15天,今年的包裹量更加考驗全國物流處理能力。除了增購專機、增加人手外,“互聯網+”帶來的瘋狂購物只能用“互聯網+”來解決物流問題。
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物流業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之一。目前,我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和周轉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貨運量、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快遞業務量等均居世界第一,物流量暴漲造成物流業諸多堵點:一是傳統物流業系統性不強,網絡化程度低,庫存管理能力弱,運營成本高企;二是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信息不共享,交通運輸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出海”“下鄉”能力嚴重不足,一方面尚未形成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體系,進出口物流服務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外跨國物流企業,另一方面農村物流建設缺乏有效整合,“最后一納米”還未突破;三是創新動力不夠,研發投入低,商業模式、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滯后,尚未進入以創新引領的發展階段。顯然,傳統物流業相對粗放的增長方式落后于“互聯網+”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亟待轉型升級。
“互聯網+”加速“快跑”,快遞等物流業不能再“慢遞”。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快遞企業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優化服務網絡布局,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拓展協同發展空間,推動服務模式變革,加快向綜合性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這為“互聯網+物流”指明了發展方向和路徑。發展物流業,關鍵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務體驗。隨著包容、共享、開放、創新的理念不斷融入到各個行業,在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加速發展形勢下,車輛、倉儲等有形設備設施在物流競爭中的關鍵性有所下降,系統數據、服務平臺的競爭價值越來越凸顯。“互聯網+物流”并不是簡單的相加,關鍵要把“互聯網+”思維運用到物流領域,大力發展物聯網,將物流的特征、優勢更好地體現出來,從技術、設備、商業模式等諸方面改變傳統物流業的運作方式和效率水平。這不僅要求企業積累并有效利用更多更準確的數據預測物流需求,也對物流信息化、可視化和時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整合資源,優化流程,用“信息流”指揮物流。物流提速要充分利用好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應用使物流企業之間、電商與物流行業之間形成聯動。物流企業既可以通過銷售數據預測訂單產生的規模、方位、物流路徑,提前配置資源,減少庫存,也能夠幫助電商調整營銷方案,從貨源端減少物流系統壓力。比如,菜鳥網絡通過天網預警雷達和物流路徑優化,讓物流公司實時掌握整張物流網絡每個環節的“未來包裹量預測”和“繁忙度實況預警”,就可以有效進行物流管理與投送。物流提速要加強平臺建設與管理。建立平臺就是讓每個物流企業把優勢資源放到平臺上共享,以此帶動全行業利潤增加。近日,國內首家省級“互聯網+高效物流”云平臺在內蒙古上線,通過產品終端直達客戶,解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事實上,不僅是物流公司,甚至司機個人都能利用平臺規劃貨運需求,提高勞動效率。浙江嘉興一家物流公司開發的APP產品,能幫助貨車司機用手機查詢貨車位置、加入“我的車隊”、發起運輸任務,在企業與貨車之間實現快速無縫對接。不難看出,數據化、智能化、信息化、去中心化、平臺化已成為物流業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推進組織創新,轉變行業生態。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創新與融合,“互聯網+”對物流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就是加快物流組織模式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物流的功能從過程執行者變為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在“互聯網+”影響下,不同行業打破界限、相互碰撞,催生新模式、新業態。一是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物流是電商與客戶直接接觸的重要環節,去年蘇寧讓遍布全國的1600家實體店成為它的物流配送網點,為線上銷售提供落地化的本地服務,成為競爭中勝出的關鍵一招。二是物流與電商融合加速。蘇寧、國美、京東等電商紛紛投入巨資建立和完善物流網絡,部分企業獲得快遞牌照,自有物流配送體系向社會開放。三是供應鏈向多領域延伸。由于物流擁有眾多資源,借力“互聯網+”很容易向數據、金融、流量、營銷等多種業態延伸,比如物流與金融融合,物流企業介入代理采購和分銷業務,借助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明顯提升物流業對整個供應鏈的適應能力。
面對速度和體驗的雙重需求,只有堅持“用戶至上”,讓服務更貼心、配送更快更專業,才能贏得消費者。
搭上電子商務的快車,物流業已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和重要的現代服務業之一。目前,我國鐵路貨物發送量和周轉量、港口吞吐量、道路貨運量、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快遞業務量等均居世界第一,物流量暴漲造成物流業諸多堵點:一是傳統物流業系統性不強,網絡化程度低,庫存管理能力弱,運營成本高企;二是各種運輸方式之間信息不共享,交通運輸資源綜合利用率不高,“出海”“下鄉”能力嚴重不足,一方面尚未形成全球物流和供應鏈體系,進出口物流服務很大程度上依賴國外跨國物流企業,另一方面農村物流建設缺乏有效整合,“最后一納米”還未突破;三是創新動力不夠,研發投入低,商業模式、組織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滯后,尚未進入以創新引領的發展階段。顯然,傳統物流業相對粗放的增長方式落后于“互聯網+”發展的新模式新業態,亟待轉型升級。
“互聯網+”加速“快跑”,快遞等物流業不能再“慢遞”。近日,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快遞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鼓勵快遞企業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優化服務網絡布局,提升運營管理效率,拓展協同發展空間,推動服務模式變革,加快向綜合性快遞物流運營商轉型”。這為“互聯網+物流”指明了發展方向和路徑。發展物流業,關鍵在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服務體驗。隨著包容、共享、開放、創新的理念不斷融入到各個行業,在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加速發展形勢下,車輛、倉儲等有形設備設施在物流競爭中的關鍵性有所下降,系統數據、服務平臺的競爭價值越來越凸顯。“互聯網+物流”并不是簡單的相加,關鍵要把“互聯網+”思維運用到物流領域,大力發展物聯網,將物流的特征、優勢更好地體現出來,從技術、設備、商業模式等諸方面改變傳統物流業的運作方式和效率水平。這不僅要求企業積累并有效利用更多更準確的數據預測物流需求,也對物流信息化、可視化和時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整合資源,優化流程,用“信息流”指揮物流。物流提速要充分利用好大數據。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應用使物流企業之間、電商與物流行業之間形成聯動。物流企業既可以通過銷售數據預測訂單產生的規模、方位、物流路徑,提前配置資源,減少庫存,也能夠幫助電商調整營銷方案,從貨源端減少物流系統壓力。比如,菜鳥網絡通過天網預警雷達和物流路徑優化,讓物流公司實時掌握整張物流網絡每個環節的“未來包裹量預測”和“繁忙度實況預警”,就可以有效進行物流管理與投送。物流提速要加強平臺建設與管理。建立平臺就是讓每個物流企業把優勢資源放到平臺上共享,以此帶動全行業利潤增加。近日,國內首家省級“互聯網+高效物流”云平臺在內蒙古上線,通過產品終端直達客戶,解決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事實上,不僅是物流公司,甚至司機個人都能利用平臺規劃貨運需求,提高勞動效率。浙江嘉興一家物流公司開發的APP產品,能幫助貨車司機用手機查詢貨車位置、加入“我的車隊”、發起運輸任務,在企業與貨車之間實現快速無縫對接。不難看出,數據化、智能化、信息化、去中心化、平臺化已成為物流業不可阻擋的發展趨勢。
推進組織創新,轉變行業生態。互聯網的本質就是創新與融合,“互聯網+”對物流發展的最大推動力就是加快物流組織模式向供應鏈轉型升級,物流的功能從過程執行者變為企業管理者和決策者。在“互聯網+”影響下,不同行業打破界限、相互碰撞,催生新模式、新業態。一是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的O2O模式。物流是電商與客戶直接接觸的重要環節,去年蘇寧讓遍布全國的1600家實體店成為它的物流配送網點,為線上銷售提供落地化的本地服務,成為競爭中勝出的關鍵一招。二是物流與電商融合加速。蘇寧、國美、京東等電商紛紛投入巨資建立和完善物流網絡,部分企業獲得快遞牌照,自有物流配送體系向社會開放。三是供應鏈向多領域延伸。由于物流擁有眾多資源,借力“互聯網+”很容易向數據、金融、流量、營銷等多種業態延伸,比如物流與金融融合,物流企業介入代理采購和分銷業務,借助金融機構開展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明顯提升物流業對整個供應鏈的適應能力。
面對速度和體驗的雙重需求,只有堅持“用戶至上”,讓服務更貼心、配送更快更專業,才能贏得消費者。
- 上一篇: “互聯網+”:新思維 新“加法”
- 下一篇:巨頭搶食萬億農村電商 物流成最大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