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頂住疫情沖擊 下半年穩增長如何發力
發布日期:2022年07月28日
瀏覽:974次
二季度中國經濟受到新一輪疫情的嚴重沖擊,但依然頂住壓力實現了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
國家統計局15日發布的上半年宏觀經濟數據顯示,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0.4%,6月份經濟指標全面回暖,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9%,消費同比增長3.1%,時隔三個月重返正增長。固定資產投資回升至5.6%,投資成為穩經濟的重要支撐。
隨著一系列穩增長政策落地見效,下半年中國經濟將繼續回暖,但復蘇之路充滿不確定性。多位專家分析,當前我國宏觀調控仍有較大余地,要加大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力度,確保盡快落地見效,同時要加快籌劃增量工具,以穩定市場預期。
二季度實現正增長
二季度GDP同比增長0.4%,較一季度大幅回落4.4個百分點,為2020年二季度以來最低。
“二季度經濟保持正增長是非常不容易的。”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15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一系列扎實穩住經濟政策成效明顯,我國經濟克服超預期因素不利影響,呈現企穩回升態勢,尤其是二季度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穩住了經濟大盤,成績來之不易。
二季度初出現的奧密克戎疫情導致供應鏈和物流受到擾動,進而導致消費和投資活動承壓。此輪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在4月中旬見頂,5~6月份隨著防疫限制政策逐漸放松、供應鏈擾動情況改善,經濟增長勢頭開始恢復。
中銀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對第一財經分析,6月份看到有一些主要經濟指標轉為正增長,說明政策效應顯現非常快。下半年應更加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繼續推動落實穩增長的政策落地生效,來對沖外部環境更具復雜嚴峻的不確定性。
隨著企業復工復產加快推進,產業鏈供應鏈堵點卡點逐步打通,工業生產明顯回升。二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5月份增速由負轉正,增長0.7%;6月份增長3.9%,比上月加快3.2個百分點。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6月汽車制造業表現亮眼,增加值同比增長16.2%,結束了前三個月的同比下降趨勢,主要受益于國內汽車消費促進政策落地、新能源汽車企業出海快速增長等因素。不過,醫藥制造業、紡織業、非金屬礦物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有一定拖累。
華興資本首席經濟學家李宗光告訴第一財經,6月工業增加值的年化增速超過10%,顯示生產端復蘇勢頭良好。受俄烏沖突影響,部分海外需求將繼續外溢至中國,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在強化。
消費恢復的挑戰
從6月份需求方面的數據來看,消費和投資都有一定回升。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0432億元,同比下降0.7%,6月份由降轉升,同比增長3.1%。
中信證券研報稱,6月商品零售和餐飲消費均出現明顯改善,主要得益于疫情緩和帶來的消費場景復蘇。從絕對量對總消費的重要性來看,汽車和石油石化制品的高增長是消費增速回升的主要帶動力量。
雖然6月增速轉正,但是增幅仍然較低,這跟收入增長放緩分不開。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3.0%,居民人均消費支出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僅增長0.8%,家庭支出更趨謹慎。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院長盛松成認為,消費恢復是今年穩增長的較大挑戰。隨著疫情持續發展,不少市場主體面臨生存考驗,導致消費潛力下降。目前居民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都有所減弱。促進消費最有效的途徑是全面實現復工復產,要高度關注市場主體的生存問題,落實“六穩”、“六保”。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鳴表示,當前采取了一些階段性的措施,比如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鼓勵家電以舊換新等。這些措施短期效應比較明顯,但會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下一步的消費。應該有中長期的措施,比如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以釋放巨大的消費潛能。
基建投資提速
今年以來,投資對于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更加凸顯。上半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271430億元,同比增長6.1%。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7.1%,制造業投資增長10.4%,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5.4%。
據野村證券測算,6月當月投資同比增速為5.8%,高于5月1.1個百分點,顯示隨著疫情好轉和穩增長政策逐漸顯效,投資在基建發力的帶動下進一步修復。
鐘正生表示,6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速回升4.1個百分點至12%,超過了3月水平。6月以來,國務院先后部署調增政策性銀行8000億元信貸額度和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進一步支持新老基礎設施建設,后續不排除視情況而擴大政策性金融債的規模,以保持基建的資金來源充沛。
王一鳴分析,制造業投資前期增勢比較強勁,但是隨著能源、用工成本上升,上半年制造業投資比一季度回落了5.2個百分點。房地產投資還在回調之中,基建投資在專項債發行進度加快支撐下保持較快增長,但還是受到項目儲備、地方財政配套能力和清理隱性債務方面的約束。
穩增長政策如何發力
隨著穩經濟各項政策進一步落地見效,下半年經濟有望繼續保持回升勢頭。但經濟復蘇之路可能并非一帆風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確定了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5%左右的全年預期目標。上半年經濟增長2.5%,這意味著,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還需要付出更加艱苦的努力。
付凌暉表示,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政策效應顯現,我國經濟體量大、市場空間廣、發展韌性足、改革紅利多、治理能力強的優勢將進一步發揮,經濟有望保持恢復發展態勢。當然也要看到,外部不穩定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國內三重壓力猶存,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推動經濟持續恢復還要付出不懈努力。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對第一財經表示,上半年宏觀經濟在超預期的三重壓力之下,已經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動態來看,中國經濟下半年,將會進入一個確定性的上升通道。前期發力向前的穩大盤經濟政策將集中在下半年產生明顯刺激效果,產業鏈、供應鏈的有序恢復將起到持續激活經濟主體的作用,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復蘇的效能將持續顯現,資本流入對中國經濟的助力將有所增強。
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分析,總體來看,全年經濟增長會保持較高反彈力度,三季度有可能是全年增速最快的季度。下半年為了使經濟保持平穩運行,實現全年穩增長目標,宏觀政策依然會朝著逆周期調節的方向繼續實施。
二季度以來,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國務院及時出臺六方面33條穩增長政策措施,各地區各部門迅速行動、有效落實,6月份國務院進一步強化部署,要求加快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生效。
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理事王軍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前我國的宏觀調控仍有較大的余地,政策力度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如果不調整全年預期增長目標,如期實現全年5.5%的增長目標,需要在上半年的基礎上,大幅擴張宏觀經濟政策,加大政策力度,強力打破需求收縮和預期轉弱之間的向下螺旋和惡性循環。
王一鳴也認為,當前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實施才一個多月時間,有的政策還沒有完全落地,有的還有相當的實施空間。因此,最重要的還是要加大一攬子政策措施的實施力度,確保盡快落地見效。
(轉中物聯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