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助力內河航運,打造水上高速
發布日期:2017年02月13日
瀏覽:1073次
經過近10年的發展,ETC在我國高速公路上的應用已經取得良好成績,目前聯網的里程已經超過10萬公里。隨著高速公路上ETC的發展,很多人會聯想到船泊是否也能夠做到不停船過閘收費?實際上,2012年底,江蘇內河干線航道船舶快速過閘系統(水上ETC)在口岸船閘開始試運行,因為它類似于高速公路的ETC統,所以也稱之為“水上ETC”,主要就是為船舶提供快速便捷的過閘服務。
水上ETC是利用射頻識別和智能自組網技術,實現船舶在船閘報到區、待閘區、閘口通過閱讀器,掃描到固化船舶信息的船載OBU,獲取船舶身份、位置等信息。
據了解,目前水上ETC的電子標簽主要裝在貨船上面,客船并未涉及。
1、水上ETC發展情況
水上ETC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發展與政策的推動。2011年,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了《海事信息系統頂層設計報告》并明確提出:海事系統應在現有信息化基礎上借鑒物聯網的感知-傳輸-應用體系,通過RFID、紅外感應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先進的信息傳感設備,實現對船舶及其相關的船員、船公司、通航環境等管理要素的全面感知、有效傳輸和按需定制服務,使海事系統內部人員和相關單位及人員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處理任何相關業務,為公眾提供便捷、實時的信息服務,以感知船舶為核心的“智慧海事”。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了《互聯網+便捷交通實施方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笑京提到這是國家第一次就智能交通發布的總體框架和近期實施方案。其中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車聯網、船聯網建設,提升智能港航和船泊技術。
近年來,我國水上ETC技術發展迅速,其中以江蘇、安徽、浙江杭州為主。
2013年,“水上ETC”被列為江蘇省交通“十大便民措施”之一,年內在周山河、諫壁、焦港、海安、丹金、劉莊船閘等省內6個交通船閘推廣應用。并計劃于2020年前,全面覆蓋省內干線航道網交通船閘。截止目前,江蘇省已開通水上ETC電子標簽發放服務的船閘有諫壁、新沂河樞紐、善后河樞紐、鹽灌、張家港、虞山、楊林、楊家灣、下壩、丹金、海安、焦港、運東、口岸、周山河、楊莊、朱碼、高良澗、劉莊等船閘管理所。
截止2015年4月,江蘇已發放電子標簽2000余張,完成170000余艘次水上ETC船舶過閘。以試點船閘為例,使用水上ETC后船舶每次辦理過閘手續船員可節省約10公里路程,花費時間由1小時左右降為不到1分鐘,并且免去了換乘小船、打車等交通成本30元,據測算單船全年可節省費用12000余元,船閘通行能力可提升18%以上,通閘條件下的船閘通行能力提升更為明顯。
安徽省主要建設了合裕線航道改造工程ETC過閘系統,合裕線“水上ETC”過閘系統具有獨特的創新點。一是功能上整體實現“一次登記、全程服務、自動繳費、智能調度”,將運營管理與服務結合一體;二是以北斗導航為主要手段,同時兼容AIS、RFID等多技術手段融合進行船舶身份識別;三是國內首個以激光掃描技術進行船舶動態參數識別,計算船舶實際載重噸,解決過閘計重收費;四是銀企緊密合作,首次實現銀聯卡非接觸式自動扣除過閘費在省內航道上的首次運用,實現“不停船”自動繳費,從而解決船民過閘不上岸繳費,便民服務得以體現。
2016年9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第一艘安裝了ETC系統的船舶在完成遠程申請過閘登記及繳費后順利通過杭州新壩船閘,標志著浙江省首套水上智能過閘系統正式投入運行。
2、水上ETC主要功能
水上ETC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物聯網示范工程——船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目的在于優化船舶過閘流程,不上岸遠程辦理過閘手續,縮短船舶過閘時間,降低過閘成本,減輕船員勞動強度,促進水運節能減排,提高船閘智能化監管水平和船閘運行效能。
水上ETC的重要功能包括:
身份識別
通過船舶自動身份識別系統及船閘和船舶上安裝的RFID設備,實現對船舶身份的自動識別和運行狀態的判斷,為船民辦理過閘各項手續、船閘管理部門組織和管理船舶過閘提供支持。
自動繳費結算
通過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船岸通信技術,利用3G智能終端,為船民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溝通手段,滿足船民不上岸遠程辦理過閘登記、繳費、調度過閘業務辦理,及信息綜合服務的要求。通過構建自動收費處理平臺和水上ETC結算系統,建立船民過閘費用電子賬戶,實現船民過閘遠程繳費、充值、查詢、退款、票據打印等功能,實現航道部門對水上ETC船舶過閘費用進行管理、結算的功能。
船舶監管
結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強對違規船舶的監管,并構建船舶過閘行為的信用監管,引導船民合法經營。
信息查詢
通過船舶信息服務系統,為運輸企業、船民提供航道通航情況、船舶過閘費用等信息查詢手段,為航道管理部門提供行業管理信息發布渠道。
3、水上ETC的市場規模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5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0萬公里。其中,江蘇省的內河航道通航里程最長,因此本文主要統計了江蘇省水上ETC的主要項目。
江蘇水上ETC部分項目
ETC助力內河航運,打造水上高速
(江蘇蘇科暢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據了解,平均每個船閘的建設費用約300余萬元,其中費用包含RFID閱讀器,目前電子標簽都是免費提供給船泊使用,但以后會考慮成本問題,采取船員自購和交通部門補貼的方式。根據江蘇省已公開信息估計,建設水上ETC的投資達7500余萬。
目前參與水上ETC建設的企業并不多,以江蘇市場為例,要是江蘇百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諾依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秀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航道岸基系統集成均由江蘇百盛中標,船載端設備生產安裝調試由南京諾依曼承擔,RFID閱讀器由上海秀派提供。實施4年來,基本屬于封閉市場。
4、結語
如公路ETC的發展一樣,水上ETC的發展道路也注定充滿曲折。首先,在資金方面,目前水上ETC資金的主要投入在基礎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工程試點方面,這些資金數量有限,往往要借助企業及當地政府的力量,未來要大規模推廣尚需要更多的資金;其次,在技術方面,公路ETC技術究竟有多少可以直接在“水上”使用,這些技術都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探索才會穩定。
2016年11月21日,江蘇省高郵運東船閘管理所發布了《關于暫停內河船舶智能過閘系統(水上ETC)電子標簽發放的通告》。通告說明,為了進一步總結梳理水上ETC開通以來在設備、管理、服務等方面成功經驗,提高、完善水上ETC的技術保障能力,提升航道部門服務效能,將加快研究制定水上ETC服務標準規范,經研究,即日起暫停內河船舶智能過閘系統(水上ETC)電子標簽申請、發放等工作。已安裝電子標簽的船舶可繼續通過ETC流程過閘。
水上ETC是利用射頻識別和智能自組網技術,實現船舶在船閘報到區、待閘區、閘口通過閱讀器,掃描到固化船舶信息的船載OBU,獲取船舶身份、位置等信息。
據了解,目前水上ETC的電子標簽主要裝在貨船上面,客船并未涉及。
1、水上ETC發展情況
水上ETC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的發展與政策的推動。2011年,交通運輸部海事局發布了《海事信息系統頂層設計報告》并明確提出:海事系統應在現有信息化基礎上借鑒物聯網的感知-傳輸-應用體系,通過RFID、紅外感應技術、全球定位系統和激光掃描器等先進的信息傳感設備,實現對船舶及其相關的船員、船公司、通航環境等管理要素的全面感知、有效傳輸和按需定制服務,使海事系統內部人員和相關單位及人員能夠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處理任何相關業務,為公眾提供便捷、實時的信息服務,以感知船舶為核心的“智慧海事”。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了《互聯網+便捷交通實施方案》,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笑京提到這是國家第一次就智能交通發布的總體框架和近期實施方案。其中方案中明確提出要加快車聯網、船聯網建設,提升智能港航和船泊技術。
近年來,我國水上ETC技術發展迅速,其中以江蘇、安徽、浙江杭州為主。
2013年,“水上ETC”被列為江蘇省交通“十大便民措施”之一,年內在周山河、諫壁、焦港、海安、丹金、劉莊船閘等省內6個交通船閘推廣應用。并計劃于2020年前,全面覆蓋省內干線航道網交通船閘。截止目前,江蘇省已開通水上ETC電子標簽發放服務的船閘有諫壁、新沂河樞紐、善后河樞紐、鹽灌、張家港、虞山、楊林、楊家灣、下壩、丹金、海安、焦港、運東、口岸、周山河、楊莊、朱碼、高良澗、劉莊等船閘管理所。
截止2015年4月,江蘇已發放電子標簽2000余張,完成170000余艘次水上ETC船舶過閘。以試點船閘為例,使用水上ETC后船舶每次辦理過閘手續船員可節省約10公里路程,花費時間由1小時左右降為不到1分鐘,并且免去了換乘小船、打車等交通成本30元,據測算單船全年可節省費用12000余元,船閘通行能力可提升18%以上,通閘條件下的船閘通行能力提升更為明顯。
安徽省主要建設了合裕線航道改造工程ETC過閘系統,合裕線“水上ETC”過閘系統具有獨特的創新點。一是功能上整體實現“一次登記、全程服務、自動繳費、智能調度”,將運營管理與服務結合一體;二是以北斗導航為主要手段,同時兼容AIS、RFID等多技術手段融合進行船舶身份識別;三是國內首個以激光掃描技術進行船舶動態參數識別,計算船舶實際載重噸,解決過閘計重收費;四是銀企緊密合作,首次實現銀聯卡非接觸式自動扣除過閘費在省內航道上的首次運用,實現“不停船”自動繳費,從而解決船民過閘不上岸繳費,便民服務得以體現。
2016年9月21日上午11點30分,第一艘安裝了ETC系統的船舶在完成遠程申請過閘登記及繳費后順利通過杭州新壩船閘,標志著浙江省首套水上智能過閘系統正式投入運行。
2、水上ETC主要功能
水上ETC是我國第一批國家物聯網示范工程——船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建設的目的在于優化船舶過閘流程,不上岸遠程辦理過閘手續,縮短船舶過閘時間,降低過閘成本,減輕船員勞動強度,促進水運節能減排,提高船閘智能化監管水平和船閘運行效能。
水上ETC的重要功能包括:
身份識別
通過船舶自動身份識別系統及船閘和船舶上安裝的RFID設備,實現對船舶身份的自動識別和運行狀態的判斷,為船民辦理過閘各項手續、船閘管理部門組織和管理船舶過閘提供支持。
自動繳費結算
通過基于移動互聯網的船岸通信技術,利用3G智能終端,為船民提供可靠、有效的信息溝通手段,滿足船民不上岸遠程辦理過閘登記、繳費、調度過閘業務辦理,及信息綜合服務的要求。通過構建自動收費處理平臺和水上ETC結算系統,建立船民過閘費用電子賬戶,實現船民過閘遠程繳費、充值、查詢、退款、票據打印等功能,實現航道部門對水上ETC船舶過閘費用進行管理、結算的功能。
船舶監管
結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加強對違規船舶的監管,并構建船舶過閘行為的信用監管,引導船民合法經營。
信息查詢
通過船舶信息服務系統,為運輸企業、船民提供航道通航情況、船舶過閘費用等信息查詢手段,為航道管理部門提供行業管理信息發布渠道。
3、水上ETC的市場規模
交通運輸部發布的《2015年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5年年底,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0萬公里。其中,江蘇省的內河航道通航里程最長,因此本文主要統計了江蘇省水上ETC的主要項目。
江蘇水上ETC部分項目
ETC助力內河航運,打造水上高速
(江蘇蘇科暢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
據了解,平均每個船閘的建設費用約300余萬元,其中費用包含RFID閱讀器,目前電子標簽都是免費提供給船泊使用,但以后會考慮成本問題,采取船員自購和交通部門補貼的方式。根據江蘇省已公開信息估計,建設水上ETC的投資達7500余萬。
目前參與水上ETC建設的企業并不多,以江蘇市場為例,要是江蘇百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諾依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秀派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航道岸基系統集成均由江蘇百盛中標,船載端設備生產安裝調試由南京諾依曼承擔,RFID閱讀器由上海秀派提供。實施4年來,基本屬于封閉市場。
4、結語
如公路ETC的發展一樣,水上ETC的發展道路也注定充滿曲折。首先,在資金方面,目前水上ETC資金的主要投入在基礎技術研究、產品開發、工程試點方面,這些資金數量有限,往往要借助企業及當地政府的力量,未來要大規模推廣尚需要更多的資金;其次,在技術方面,公路ETC技術究竟有多少可以直接在“水上”使用,這些技術都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探索才會穩定。
2016年11月21日,江蘇省高郵運東船閘管理所發布了《關于暫停內河船舶智能過閘系統(水上ETC)電子標簽發放的通告》。通告說明,為了進一步總結梳理水上ETC開通以來在設備、管理、服務等方面成功經驗,提高、完善水上ETC的技術保障能力,提升航道部門服務效能,將加快研究制定水上ETC服務標準規范,經研究,即日起暫停內河船舶智能過閘系統(水上ETC)電子標簽申請、發放等工作。已安裝電子標簽的船舶可繼續通過ETC流程過閘。
- 上一篇: 打開“共享汽車”的三個問號
- 下一篇:徽商大宗商品物流園區項目正式簽約